|
最近在玩新上线的《忘川风华录》一款国风卡牌手游,里面有几个pv是围绕李白、杜甫、嬴政、等历史人物创作的,画风精美,国风音乐中透着几分特立独行,看着满屏弹幕的阿伟死去活来,我热泪盈眶。并非游戏多么绝无仅有的好玩,我只是终于等到了用心做的游戏。
谈手机游戏就绝对绕不来手机,零几年的时候看到的还都是诺基亚、小灵通,之后触屏手机流行过一段时间,然后突然仿佛一夜之间就全民进入智能手机的时代了,快到让人忘了自己可能用过3G的手机(真的不得不佩服我们的国家) 作为一个95后很幸运的在相对有自由时间的时候接触到了4G在中国普及的果实,而现在我们正引领着5G!
就在PC端游戏LOL最最火的时候,一款叫《英雄战迹》的游戏悄然发芽,并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当我大一接触到它的时候,它已经更名为《王者荣耀》了,现在全世界最火爆的手机游戏。
其实我们可以从《王者荣耀》看出整个手机游戏行业的发展阶段。最开始时的英雄战迹可能是模仿LOL的,主打一条线路3vs3对抗。内测时有一个英雄叫艾琳她的技能和LOL的寒冰射手—艾希基本一样,很多人就开始喷它抄袭,这点我们不做评价。然后是王者荣耀的大事历:
2015年9月《英雄战迹》正式更名为《王者荣耀》,而艾琳也消失了,重新出现的是技能机制也很像的“后羿”。
2015年11月26日《王者荣耀》公测。
之后《王者荣耀》火遍大江南北,随着策划方的努力游戏又出了各种各样的模式、除了初始的英雄外又出了很多中国历史和中国神话中的人物。
2017年4月:荆轲被“点名”重做更名为阿轲。
从我摘出来的这几条我们分析一下:
首先开始时大家都认为《王者荣耀》是山寨的,其实我认为这是手机游戏发展的必要的阶段,因为大型的手机游戏在当时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山寨现成的机制成熟的端游总比从头开始风险要小。到今天拥有端游的版权然后把游戏移植到手机上依然是投入成本高的手机游戏的主流模式(天龙八部手游、龙之谷手游等等)其实要说山寨吧,现在市面上的网游基本都是在相互山寨,尤其是MOBA类游戏,模式基本上就是固定的很难说是谁山寨谁。其实山寨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外国不也一直说我们的国产手机是山寨的吗?现在不也一样逐渐创新?
《王者荣耀》爆火之后是怎么做的,逐渐开始加入新的元素进入,加入自己的东西进入,加入中国文化进入,紧接着几次英雄的重做基本上已经摘除了山寨来的东西,就现在而言还能看出它几分像从前?当然我也并不是说山寨就一定能成功,山寨LOL的海了去了,为什么只成功了这一个,最重要的是把自己的东西加进去,再把别人的东西取出来。“用心做游戏”不只是说说而已!
随后就发生了“荆轲”被人民日报点名的事,主要原因是历史上的“荆轲”是男性而《王者荣耀》中的荆轲是女性,与历史严重不符。其实我并不认为这是个坏事,因为他标志着国人认为《王者荣耀》所蕴含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这是对天美努力的认同,随着游戏传入国外这就是一种文化的输出不是吗?
我看到很多人在唱衰中国手游,首先我们拆分一下,先说手游,手游的特点是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享受游戏放松自己,我们可以在坐地铁的时候、上厕所的时候、等公交的时候、上厕所的时候掏出手机玩会游戏,这也是和PC端、单机游戏对比的优势,随时随地成本还不高。反正我个人经过996的摧残之后绝对没有精力再做电脑面前几个小时,未来的生活只可能会更加繁忙和紧凑。而且随着5G时代的来临手机的上传和下载速度会实现跨越式进步,能容纳更加丰富的玩法,所以我预测手机游戏会成为未来游戏的主流。
其次再说中国,我国2020年刚完成第一个百年目标,实现全体脱贫。人们都能吃饱了才有兴趣去娱乐,加之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国家层面的限制国外游戏的流入,这难道不是孕育游戏产业的绝美温床吗?
我国的电脑游戏起步晚,虽然这么多年来努力追赶也有很多经典之作但却从未站在潮流的浪尖上,如今手机游戏大家同一起跑线(我们甚至还快人一步)且近几年来我国音乐、动画、建模等技术的快速进步,我国制作游戏的基础并不薄弱,而且我们还有几千年文化的底蕴(不要想着这么多年来这些东西都玩烂了,日本游戏不还是靠着三国系列发家的。我们有而别人没有,这就是优势)我始终认为游戏最吸引人的溯其本源,最根本的还是里面蕴含的文化。
我也见到了很多用爱发电的游戏公司,凭着一腔情怀做游戏,感谢你们的努力,属于你们的明天会到来。
在这个属于中国的时代,在万事俱备的情况下,中国的游戏就该乘风而上,站起来、走出去、弘扬中华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