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玩手机可能是被手机游戏套路了,在小小屏幕后面,隐藏着成千上万人的智慧,这些智慧的目的就是让你离不开屏幕。
好的游戏设计者不仅仅是游戏专家,更是心理学专家。分析游戏的设计,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A、引导阶段
游戏特点:简单,越简单越好。不断的给孩子输入成就感、价值感。
B、驯化阶段
难度会提高一点点,通过奖励刺激孩子坚持。掌握本领后,会带来快感,这种快乐也是会上瘾的。
C、收割阶段
收割孩子的时间,这也是游戏软件的考评指标,通过收割孩子的时间换取财富。
沉迷手机不可自拔的孩子,一般处于此阶段。

游戏对孩子的吸引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一.游戏中的成长一目了然,完成后会有及时反馈。
开心的时候,大脑神经元会分泌多巴胺,多巴胺给人满足感,会形成上瘾机制。
优秀的人越来越优秀,因为他对优秀上瘾了;沉迷游戏的小孩越来越上瘾,因为沉迷游戏那件事让他上瘾了。这是我们人类成瘾的一种基本机制,就是多巴胺的分泌。
二.成绩可视化,手机游戏离不开精美的画面设计和视听刺激,对孩子有强烈的吸引力。
三.随机奖励的东西更易让人着迷,在游戏中,随机奖励的机会会鼓励孩子。
孩子先玩单机游戏,到小学高年级开始组队玩游戏,如果你否定它,没有价值感,但在一起玩游戏的朋友那里有价值感,社交需求被满足。如果孩子在青春期有叛逆情绪,这就会雪上加霜,火上浇油了。
这就是孩子青春期沉迷手机游戏,叛逆厌学多的背后原因!值得引起我们的深思。 |
|